10月26日至12月25日,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在阿里拍賣·司法平台上對廣東新時代陶瓷有限公司現有設備和成品進行公開拍賣,掛牌94.82萬元。 包含了一批估價高達133.49萬元的微晶磚。
根據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的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清單顯示,廣東新時代陶瓷有限公司擁有噴墨印表機等4台機器設備和22159箱微晶磚,產品規格為800×800mm,均以紙皮箱包裝。其中嘉豪品牌10161箱,名邦品牌5291箱,優加品牌6707箱,放置在廣東省肇慶市高要白土鎮宋隆工業區廣東新時代陶瓷有限公司廠房內多個貨架上。
產品包裝上的標誌顯示,該批微晶瓷磚大部分為2014至2016年生產完工,如今花色和工藝早已過時,只能半價處理。 因此,原本評估價值為60.24元/片的微晶磚,全部以30.12元/片的價格掛牌拍賣。
微晶磚,又稱為微晶石,由磁磚的坯體、印花層(裝飾層)和釉面層組成,釉面層在磁磚的表面如同一層玻璃結晶,有較強的通透性,裝潢效果更為高檔、奢華,迎合了曾經流行一時的歐式裝潢風格。當年,市面上微晶磚的價格甚至飆到了上千元∕片(800×800mm)。如此可觀的利潤,「成功」地沖昏了廠商和經銷商的頭。
產品的更新換代是建陶產業歷史發展的必然軌跡。然而,微晶磚這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曾經上千元一片的微晶石,淪落到以三十多元一片的價格賤賣,令人不勝唏噓。
由於微晶磚生產的特殊工藝,注定了它在追求物理性能方面會受到很大限制,其釉面層的耐磨係數遠不及拋光磚和拋釉磚;加工時微晶磚也非常容易繃瓷,完全不適合做踢腳板、波導線以及進行亞弧拋光。在技術工藝日新月異的建陶業,各種新品類很快就取代了微晶磚。很快,它就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2019年,中國陶瓷網記者在江蘇一帶走訪瓷磚市場時,不止一位從業多年的經銷商透露,至今自家的倉庫中仍然剩餘一定數量的“爆米花”、“米黃系列”微晶磚。當初皆是以70元/片左右的價格進貨,如今就算虧本處理還是阻滯難銷。 微晶磚庫存,成為了大批經銷商心中難以釋懷的痛。
產業與企業的發展,需要的是穩定向前的理智,還是放手一搏的英勇?這個問題,針對今日爆紅的岩板,同樣值得深思。
作者:洪曉純